什么是骶尾骨疼痛?



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定义:

1、骶尾骨痛又称尾痛症是指尾骨部、骶骨下部及其相邻肌肉,或其它软组织的疼痛,可为多种疾病所引起。

2、尾骨痛的特点是长时间的坐位,或从坐位起立时,或挤压尾骨尖端时疼痛加重。

3、本病临床较为常见,女性发病比男性为高,男女之比约为1:5.3

 

病因往往有哪些呢?

1、骶尾骨的外伤(尾骨被踢或者摔倒后尾骨触地)造成的相应部位的疼痛。也可能是分娩时造成的损伤。

2、骶尾骨的慢性劳损:主要是因为长期的坐位,压迫尾骨周围组织,或慢性尾骨部劳损。

3、臀大肌筋膜炎所致的骶尾区域的疼痛(使用器械锻炼臀大肌或长期的松软的地面上跑步)疼痛集中再尾骨表面。

4、提肛肌综合症,是一种深部的肌筋膜炎,山地车和骑马运动所致的肌肉微创伤,在骶尾骨的疼痛是一种牵涉痛,真正的原因在盆底部,这牵涉痛还会扩散到大腿后侧区域。此项综合征还和心理、躯体状况共同发生,主要和精神紧张有关,所以需要患者调节情绪、放松心情。

5、直肠肛门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也是引起骶尾部疼痛的高发因素,这些疾病往往会引起会阴部神经疼痛,患者的疼痛痛苦更大。

6、退行性变:骶尾关节逐步退变,变窄,不规则,硬化。

7、其他因素:第5腰椎滑脱,肿瘤压迫硬膜和神经根可致尾骨痛。较大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功能性神经官能症、下骶神经根蛛网膜炎亦产生尾骨痛。 

 


医师应该如何做检查?

1、询问病史

本症是由于骶尾局部原因所致,或是由其他疾患影响所致。仔细询问外伤史很重要,有肿瘤病史时注意有无骶骨转移。

2、肛门指诊

取左侧卧位,做肛门指诊,检查尾骨是否有摇动感,是否有明显疼痛感,是否有肌肉压痛及痉挛,临床上有85%以上的患者其疼痛部位在骶尾关节部或在附着于尾骨两侧边缘的肌肉处。肿瘤时可以触及包块。

3、其他

必要时做直肠镜检查,对顽固性长期骶尾痛者更应进一步检查。骶尾部及下腰部X线检查,既往有骨折脱位史者,可有相应的影像学改变。CT可以除外骨破坏,对感染及肿瘤的诊断有意义。骶尾部MRI对除外肿瘤、有无骶前肿块有实际意义。

 


临床表现与诊断

1、有明显外伤史,亦有无明显诱因发病者

2、骶尾部疼痛按病情不同,可分为剧痛、钝痛或持续痛,也可向会阴部、臀部、骶骨部甚至沿大腿后部放射;有的患者表现为骶尾部的异样感。尤其是自坐位慢慢起立或自站立位慢慢坐下时,可有剧烈的疼痛。本症于卧位时疼痛消失或疼痛减轻。

3、局部无肿胀,在骶尾联合处有明显压痛,挤压尾骨尖往往疼痛不增加。 

4、肛门指检:患者取左侧卧位,尽量将髋、膝关节屈曲。检查者用右手食指轻轻伸肛管内,抵住尾骨,拇指置于尾骨外后方。 检查骶尾关节处有不正常活动,伴有敏感及压痛,诊断可成立。

5、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但可观察是否有骨折脱位。

6、诊断骶尾骨痛时,重要的是想到引起尾骨疼痛的其它原因,如尾骨感染,结核或肿瘤等。因此,详细地询问病史,细心而仔细地检查,包括直肠检查、x线片检查等,即可作出鉴别。



治疗方式包括哪些?

1、一般治疗

1)      急性劳损者应卧床休息。新鲜骨折并有向前移位者可经肛门指检复位。一般病人很少接受手法复位。减少步行,每日温热水坐浴12次。

2)      手法治疗 :患者取左侧卧位,髋、膝关节尽量屈曲。术者右手带手套,以右手食指伸入肛门内,直接放至尾骨、骶骨下部。然后手指向左右方向按摩骶尾骨两侧,及附着于尾骨两侧的肌肉,对缓解其肌肉痉挛很有帮助。按摩手法起初宜轻,以后逐渐加重按摩力量。

3)      肌筋膜方法 :给予触发点的治疗和肌筋膜松解术。

4)      改变坐姿,养成长期用大腿坐的习惯,以减少臀部承重。也可用气垫、气圈,防止压迫,缓解症状。

5)      练功疗法 :加强臀部肌肉的功能活动,防止发生慢性尾骨疼痛。

2、电刺激治疗

通过PHENIX系列康复设备,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镇痛,产生镇痛作用的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强度往往只兴奋脊髓后角中的胶质细胞。是用电来刺激有疼痛症状的特定的兴奋感觉神经和刺激阀门机制和(或)内源性的阿片(如脑啡肽)系统。TENS应用方法因这些生理作用机制的不同而不同。TENS不能保证完全达到止痛目的,但方法都要强于医用的止痛剂,相比较药物来说,此方法非侵入性的,几乎没有副作用。

3、骶管神经阻滞术

对慢性、顽固性骶尾部疼痛患者经上述保守疗法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者可转诊疼痛专科,由麻醉科医师行骶管神经阻滞术治疗,效果较好。

4、对因治疗:如肿瘤切除术。

5、手术:明确诊断,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者,可做尾骨切除术。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也非常重要,比如说:

1、日常要避免外伤导致的骶尾部损伤,比如运动时避免跌倒、臀部着地。

2、需要有适当的坐垫,质料要适中,不能太硬或太软。

3、改变坐姿的办法,即尽量用大腿坐,以减少臀部的持重和压力;坐时可用气垫、气圈将痛处腾空,以防止局部压迫,从而缓解疼痛。